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(3 / 3)

厚度只有黄志强那一本的大概一半。

看到这份设计说明之后,黄志强彻底放下心来——一架战斗机的设计内容只有那么薄,足以说明是个没做完的半成品。

稳了!

“歼7的改进型?”刘洪波看着封面上写着的题目皱了皱眉头,一方面是他觉得这一组学生恐怕是要搞个半成品糊弄事,另一方面,在题目下面还有一张素描出来的效果图,看上去……

反正是不像歼7。

“各位评委老师,各位同学,我们小组的设计是一种歼7战斗机的深度改进型号。”常浩南说话的同时,吴懿范也已经把张漫画的另一张上过色的效果图投影到了大屏幕上。

这个惊人的题目,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片,几乎直接引爆了整个教室的气氛。

“我草,真是设计战斗机?”

“能比黄志强还牛逼?方案做完了么?别是只设计了个大概的外形吧?”

“我读的书多,你骗不了我,啥歼7长这样啊?逗我们玩的吧?”

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

常浩南并没有拖延太长时间,在刘洪波回头维持了一下秩序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讲解:

“针对我人民空军主力战机歼7全天候作战能力较差,且不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缺点,我们小组将原型号的机头进气道改为下颌式进气道,让出的机头空间可以安装一部直径不超过560的雷达,同时飞机的各项飞行性能均与原型机相当或更优。”

“此外,随着超声速飞行器的迅速发展,已经打破了将飞行器与动力装置,内流与外流分开的界限,因此在设计过程中,我们采用了下颔式进气道/圆锥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案,经过计算机模拟验证,表明进气道/圆锥前体/发动机匹配良好,体现了一体化设计带来的优点,现将设计思路说明如下,计算过程位于设计说明的第14-15页,计算过程中使用了fortran语言编程和fent软件……”

“进气道/圆锥前体一体化模型的性能分析完全由计算机进行,模拟思路和模拟方式如下……”

“为了检验所采用计算方法的可靠性,本文采用课本第213-217页给出过详细性能数据的双椭球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,结果如图所示。”

“在不同来流马赫数以及不同来流攻角状态下,本文计算得到的结果均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,这表明了本文所使用的计算方法的可信度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