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(2 / 2)

冯是水微愣,心里立刻对上名号,竟是大皇子。

祁承友拿出王印冷声道:“太子有令,你等若对冒籍的处理有异议,明日巳时平浪湖岸辩论台上,太子亲自过问。”

有士子站出来:“王爷,草民只想为此事陈情,并非要与太子殿下辩论。”

私底下解决和闹得人尽皆知还是有区别的,文人要脸。

祁承友疑惑:“陈情?陈什么情?圣旨已经下了,你们来此不就是对处置结果不满意。”

“既然不满意,太子给你们机会去辩论台,说出你们不满所在。”

“要是满意,那自己散去,行宫门外,不得停无关人等!”

还陈情,说的怪体面,不就是心里不乐意想减轻处罚,又不敢公然大闹。

冯是水委婉道:“王爷,不知草民可能拜见朝堂公卿,冒籍之事是学子之过,但是官府也有漏洞……”

他还没说完大皇子打断他:“所以苏州官府参与冒籍的全下狱了,他们付出了代价,如今轮到你们了,有错吗?”

“太子金口玉言,你们有什么不服?不服就上辩论台,婆婆妈妈遮遮掩掩,别让人看笑话!”

冯是水终于将他自己的心思说出来了:“太子殿下年幼,此番处理是否考虑不周?”

“学子们无地无宅,怎么安身立命?”

“草民请求觐见朝廷公卿与陛下!”

大皇子分外瞧不上这些人:

“陛下已经将此事全权交给太子处理,太子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,你们对太子不满就是对陛下不满。”

“本王还是那句话,明日辩论台,有不满就去,没有就憋着,天底下想跟太子陈情的多了去了,太子给了你们开言的机会,你们还有什么不满?”

冯是水失语。

祁承友冷哼:“今日卯时三刻太子便命人去平浪湖搭建台子,希望明日你们能把握住机会。”

至此事情再无转圜。

冯是水脸色难看,他们辰时(7—9点)来此,台子卯时(5—7点)便搭,还是在平浪湖这样人声噪杂之地,太子是想先声夺人,反客为主。

在外人看来太子给了他们陈情的机会,明日他们不去,说明对圣旨没有意见,他们去了,也是带着罪名求请从轻发落去的。

无论如何都是落了下乘。

这违背了他们的初衷。

如果没有太子这一手,无论今日他们减罚的目的成功与否,事后大书特书朝廷夺田夺宅,定能引得一群人共鸣,为他们义愤填膺。

此为声势。

太子如此,是绝了他们的声势。

大皇子见这些人没话了:“关门,若再有闹事者,杀无赦!”

左右禁军应是,学子们灰溜溜原路返回。

尹太尉听闻此事想起了司马徽的交代,对方说要把曝尸一事定在太子与玉林书院交锋无暇分心时。

尹太尉知晓时机到了。

他立刻找上大皇子,将此事告知。

要他率兵埋伏,看幕后黑手是否入瓮。

时间也定在明日巳时。

齐帝亲允,大皇子推无可推,火急火燎的去康乐宫。

祁元祚身着天青色常服,宽松的儒袖用袖带缠了几圈,腰带是细长金镶玉,闲散打着一套软绵掌法。

大齐这几年的腰带流行细长链状,这股风头的起源还得从太子说起。

为表对上天的敬畏、对农耕的重视、对风调雨顺的祈愿,每年春分时节,皇帝会祭祀亲耕。

有一次齐帝带着太子去地里亲耕,那天太子的腰带是指甲大小的方玉串成,与众人的宽带与众不同,太子仙姿玉质夺人眼球引得许多人争相效仿,窄腰带风靡一时。

除了腰带这回,太子揣手、太子酒、太子腰间挂串珠,太子戴香囊,还有无数人好奇的太子衣上香,全都是民间致富密码。

大齐以长安分三块,以苏州为代表的南方、以陇西太原为代表的洛水北、还有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。

太子在北人心中是赢下祁连山神圣不可侵犯的德山君,他的一举一动备受北人关注。

太子在中原是风靡中原的时尚达人。